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列车停运3小时,闷热中破窗通风算不算紧急避险?

2025-07-17

大家伙儿都听说了吧,前阵子高铁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,闹得网上沸沸扬扬的。

说的是一趟列车,在路上突然停了,一停就是好几个小时。

更要命的是,当时正是大热天,车厢里没空调,那叫一个闷热难耐。

结果呢,有个小伙子实在受不了了,情急之下就把车窗给砸了,为了让大家透透气。

这事儿一出来,就有人问了,这小伙子砸了车窗,算不算破坏公物啊?

该不该负责啊?

可也有好多人说,当时那种情况,人命关天,他做得对,这叫“紧急避险”。

那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,从头到尾给大家捋捋清楚。

首先啊,咱们得把当时的情况想象一下。

那是7月2号晚上,地点在浙江金华附近。

一趟从上海出发的K1373次列车,本来好好的跑着呢,结果跟一列货车给碰上了,虽然没出人命,但客车机车的轮子都脱轨了,车子肯定就动不了了。

这一停,就是三个小时。

这三个小时,要命就命在当时金华的气温。

大白天最高都快38度了,虽然是晚上,但车厢里没了空调,那不就跟个大蒸笼一样嘛!

你想想,在一个密不透风的大铁罐子里,外面三十多度的高温,里面肯定更高。

车厢里本来就人多,有好多还是站着的旅客,空气不流通,那汗水哗哗地流,衣服都湿透了。

网上那些视频里,好多人都是光着膀子,可想而知有多热。

有乘客后来回忆说,当时车上热得人都受不了了,真的有人中暑,还是列车员扶着走的。

那种感觉,想想都觉得喘不过气来。

乘客们肯定都着急啊,就跟乘务员提,能不能开个门透透气。

可乘务员也解释了,说列车没靠站,两边也没站台,要是随便开门,万一有人掉下去或者发生别的意外,那后果更严重。

所以,门是不能开的。

这下好了,外面进不来风,里面出不去热气,大家伙儿真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。

那种绝望和煎熬,估计只有当时在车上的人才能体会。

就在大家伙儿都快崩溃的时候,其中一个车厢里,有个穿黑衣服的小伙子,估计是实在忍无可忍了。

他拿起个硬东西,“砰”的一声,就把车窗给砸了个大洞。

这一砸,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洞,但起码能让外面的一点空气流通进来,对车厢里的人来说,那是救命的“风”啊!

有乘客说,砸完窗户后,乘务员也过来了,还说“先把老人家转移过去”,然后就有人来清理玻璃碎片了。

这小伙子砸窗的举动,很快就被拍下来传到网上了,立刻就炸开了锅。

有人觉得他太冲动了,不该破坏公物。

毕竟车窗也是列车的一部分,是国家财产。

但是,更多的人,包括很多网友,都觉得他做得对,甚至应该表扬他。

大家伙儿的看法很一致:在那种情况下,人的生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,一个车窗算什么?

“生命高于一切”嘛!

还有人说,这种紧急情况下的行为,应该算是“紧急避险”,甚至还有人说这是“见义勇为”。

那么,这个小伙子砸了窗户之后,到底有没有被怎么样呢?

一开始,网上有消息说他被警察带走了,这让不少关心他的人都挺揪心的。

不过,很快警方就出来回应了,说并没有拘留他,只是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,然后就放他走了。

这个结果,可以说大部分人都能接受,也体现了我们法律的人性化。

毕竟,在那种特殊情况下,大家都能理解他的行为。

说到这里,咱们就得请律师来给大家讲讲,这“紧急避险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。

用大白话讲啊,紧急避险就是说,为了避免一个更大的危险发生,情非得已地去损害一个相对小一点的利益。

就拿这次的事儿来说,最大的危险是啥?

那就是车厢里高温、闷热、缺氧,可能导致大家中暑,甚至威胁生命。

这个危险可不是闹着玩的,是实实在在的,而且是正在发生的。

那小伙子采取的办法是啥?

砸车窗。

砸车窗确实损坏了列车的财产,这是个损失。

但是,跟那么多人的生命健康比起来,一个车窗的损失是不是就小多了?

律师们都说了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小伙子不砸窗,车厢里的人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,甚至危及生命。

所以,他砸窗的行为,虽然造成了财产损失,但却是为了避免更大的危害,这完全可以认定为“紧急避险”。

而且啊,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,如果危险是因为自然原因或者意外事故引起的(这次列车停运就是个意外事故),紧急避险的人通常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。

除非是他砸窗的时候太过分了,造成了不必要的更大损失,那才可能要承担一点责任。

但从报道来看,他就是为了通风,砸了个窗,没干别的过分的事儿。

所以,警方批评教育一下就放人,也是符合法律精神的。

当然了,这事儿也让咱们看到了另外一面。

有网友就说了,“人是活的,规矩是死的”。

这句话很有道理。

在紧急情况下,我们不能死板地只看规定,不看实际。

但是呢,咱们也得反思一下,铁路部门在这次事件中,有没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?

咱们国家对铁路运输服务是有要求的,要给乘客提供安全、舒适的环境。

列车出了故障停下来,空调也停了,那铁路部门有没有应急预案啊?

比如,能不能尽快给乘客提供饮用水?

能不能想办法让车厢通风?

虽然乘务员说不能开门,但有没有其他办法呢?

比如说,车厢里有没有一些紧急通风的设备?

或者在设计列车的时候,能不能考虑到这种极端情况,预留一些可以安全打开的通风口呢?

有网友就提到,这种紧急情况下,是不是列车长或者乘务员应该主动去解决问题,而不是让乘客自己去砸窗?

如果铁路部门能够更及时、更有效地采取措施,比如主动去破窗(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),或者有其他更专业的办法来解决车厢闷热的问题,那乘客也就不用冒着风险自己动手了。

这次的事儿,也给铁路部门提了个醒,以后遇到这种突发情况,除了要保证行车安全,更要把旅客的感受和健康放在第一位,应急预案要更完善,处理要更灵活,才能让大家坐得更安心。

总的来说啊,这次高铁乘客砸窗事件,给咱们大家伙儿都上了一课。

它不仅仅是一件新闻,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,告诉我们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,它也是有温度的,是会考虑人性的。

在危急关头,为了保护生命健康,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,只要是出于善意,并且没有造成更大的危害,法律是会给予理解和保护的。

同时呢,这事儿也提醒了我们所有的公共服务部门,在提供服务的时候,要多想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,把应急预案做得更细致,把服务做得更人性化,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,更加有爱。

新闻动态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