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纪实中国工程界最大乌龙!本想沙漠种小麦保产量,无意破解沙化难题

2025-07-14

纪实中国工程界最大乌龙!本想沙漠种小麦保产量,无意破解沙化难题

他在沙漠边缘种小麦,四年时间在沙子上种出耕作层,亩产1200斤,还意外治好了沙漠化,直接上了中央台的新闻。

这消息一出,网友们炸了锅,纷纷感慨中国人种地的技能真是点满了,连沙漠都不放过,下一步只能去月球了。

不过一开始赵明不是为了治沙,而是为了养牛羊种牧草来的,有如今这样的成就,竟然起源于一个大乌龙。

我在新疆搞种植

赵明一直在新疆北部搞种植,他的牧草在北疆卖三毛钱一斤。但是他了解到南疆同样的牧草卖7毛一斤,是北疆的两倍。

赵明觉得这是一个商机,当时他就决定在南疆包一些地种牧草,养牛羊。赵明包的土地位于南疆地区的墨玉县。

他们的地块就在沙漠的边缘,能够靠昆仑山融化的雪水浇地。他在墨玉县生活一段时间后,当地的牛羊肉销量也好,烤馕的需求也大。

赵明觉得既然来都来了,就抓住当地的机会,不种牧草,改种小麦,把秸秆养牛羊,粮食打成面粉卖给烤馕的人。

他大概算了算,小麦和牛羊的收入比仅仅种牧草要高很多。他的计划很完美,但是周围的人都不理解。

他们觉得在沙漠种小麦是自找死路,还说赵明要“穿上貂来,穿上裤衩子回去”,意思是赵明要把钱赔光。

好的不灵坏的灵,第一年赵明的小麦还没长成熟就全死了,最后每亩地只收了180斤。现实狠狠的打击了赵明。

本文免费观看!只需等待5秒后,点击右上角“解锁全文”,即可跳过广告,轻松阅读全文!

但是他没有放弃,反而开始四处寻找出路,没想到还真让他找到了一种神奇的秘方,让整片土地起死回生了。

赵明通过新疆的农资商店,当地的技术员和种粮户取经,了解到新疆农科院和企业合作,研究出了一种专门针对沙漠的营养液。

这种营养液并不是化学物质,而是用粪便发酵后,提取的一种的液体,也是天然产物,不会污染环境,还营养丰富,能够改善沙土质量。

就是靠农科院的院的这个神秘配方,赵明四年之间把亩产从180增加到1200斤,几乎是翻了十倍。

这个时候国家突然表扬他治沙有功,说他在沙漠边缘地区制造了三十公分的耕作层,成功了改善了环境。

一开始赵明也没想到,自己就是搞个种植,竟然为国家做了这么大的贡献,还上了央视。这个时候细心的读者就发现了,最大的功劳不是新疆农科院吗?

的确是的,但是这也不耽误我们表扬劳动人民。而新疆之所以能帮助赵明,是因为他们在研究纯沙子种小麦。

日照援疆结硕果

在新疆的沙子里种出小麦的,是来自山东的日照人。2010年,国家选定山东日照市对口支援新疆麦盖提县。

麦盖提县的自然条件恶劣,三面环沙,90%的面积都被沙漠覆盖,剩下10%还大部分是盐碱地,一年到头几乎不下雨,蒸发量却大得惊人。

塔克拉玛干沙漠,是出了名的“死亡之海”,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,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,蒸发量却高达两三千毫米。

这地方,别说种粮食了,就连仙人掌都得小心翼翼地活着。在这样的地方种小麦,难度可想而知,说句不好听的,这跟在火星上种土豆也没啥区别了。

因此在帮扶的前几年,还是用传统的方式,在沙漠里种植防风固沙林。这一种就是46万亩的防沙林。

有了大面积的防沙林打底,日照团队开始研究在沙子里种小麦。

为啥选小麦?因为小麦这东西皮实,适应性强,有些品种经过改良,还能耐旱、耐盐碱,用来挑战沙漠环境,再合适不过了。

但这块地,也确实是出了名的难啃。沙漠贫瘠,缺水、缺肥、还板结,别说种小麦了,就连杂草都嫌弃。

为了赶在沙丘移动之前完成平整,工程队可是日夜不停地加班加点,最终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平整了7000亩沙漠,而且平均落差不超过5厘米,这效率,杠杠的。

土地平整好了,但这还只是第一步,更难的还在后面呢!为了让小麦在沙漠里茁壮成长,专家们还为它们量身定制了一套“专属套餐”——先进的水肥管理系统。

之后又专门从河北引进了一个特殊的品种:新冬20。这个“新冬20”可不简单,它不仅耐旱、耐盐碱,还抗病虫害,简直就是为沙漠而生的“超级小麦”。

说真的,看着这些绿油油的麦苗在曾经荒凉的沙漠里摇曳生姿,那种感觉,真是难以言表,就好像在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。

“沙漠小麦”的意外收获,让科学家们看到了治理沙漠的新思路。小麦,人参等经济作物,也是治沙的好选择。

治理沙漠,不单单是对沙子围追堵截,而是可以通过种植合适的植物,让沙漠“自我修复”,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

从“乌龙事件”到世界难题的破解,沙漠种小麦的奇迹,不仅展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力量,更彰显了中国人敢为人先、勇于探索的精神。

如今,沙漠小麦种植模式,已经在我国其他沙漠地区推广开来,昔日的不毛之地,正在变成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田野。

可以预见,在不久的将来,沙漠农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到那时,我们将不仅能看到金色的麦浪在沙漠里翻滚,昔日的“死亡之海”,将变成生机勃勃的“绿色宝库”。

沙漠种小麦的奇迹,告诉我们,科技创新,是人类战胜自然挑战的利器。只要我们敢于梦想,勇于探索,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!

信息来源:光明网2024-06-23光明网

央视财经2024-06-13亩产达260公斤!我国面积最大的纯沙漠麦田试种成功
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第二期#

新闻动态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