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陆定一晚年曾公开坦言:敬重毛主席是对的,搞个人崇拜容易出问题
2025-07-29
你有没有想过,这个世界上,有哪些话真正能影响历史的前行?一位曾身居要职的中国老领导,临终前只说了短短八个字:“要让人民说话”。这不是普通的嘱托,而是一声跨越半个世纪的警钟。1996年,一个曾经风云激荡的人物离开了人间。他的遗言至今还在回荡,仿佛为过去的风浪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。到底是谁?为什么这样一句看似简单的话,会让那么多人沉思不已?
陆定一,这个名字,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也许有点陌生。但如果说他曾是国家副总理、党内高级干部,还经历了堪称跌宕起伏的一生,大家是不是有点好奇了?有人称他为中国革命的“实事求是派”。然而,他的一生并不风平浪静,反而充满了冲突和争议。他极度崇拜毛主席,却也公开批评过分的个人崇拜。你觉得,这样的人,到底是坚定的信仰者,还是反思的先行者?别忙下结论,故事才刚刚开始。
时间拉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中国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巨变。1959年,陆定一升任国家副总理,成为中国政坛的一颗新星。在那个人人都对领导人敬若神明的年代,陆定一也没能免俗。可以这么说,在延安的那些年,他差点儿成了“毛主席铁杆粉丝”,甚至逢人就说“At有毛主席中国革命才有盼头”。那时候,宣传毛泽东思想成了陆定一的头等大事,不遗余力。
可历史这双大手总喜欢掀翻棋盘。1966年,“十年风暴”席卷全国,陆定一一夜之间成了“阶下囚”,这一关就是十三年。普通人看到的是新闻里的一个又一个“大人物”跌落神坛,身边的小老百姓也是议论纷纷:“你看,连副总理都保不住,咱们老百姓得多小心点啊!”有人替陆定一冤屈,也有人说“兴风作浪哪有不湿鞋”。这时的陆定一,表面“风平浪静”,内心却暴风骤雨。
1975年,中央政治局最终决定释放陆定一,但开除党籍这一纸决定,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。很多人以为这下总算可以“解脱”了,其实不然。陆定一根本不认同被开除党籍,哪怕是“自由”在望,他坚持不签这个“认罪协议”,于是折腾着又多坐了三年牢。你说倔不倔?外界看起来风平浪静,陆定一内心早已塌方。
有人说他“轴”得可爱,有人却批评他“冥顽不化”。反对者甚至冷嘲热讽:“你算老几,和组织叫板有什么好下场?”把陆定一逼上了绝境。很多人以为,走到这一步,陆定一大概会灰心丧气,哪还谈什么历史反思。实际上,危机之下才显出人本性。
1978年,随着全国对于“十年特殊期间”冤假错案的平反,陆定一终于获得自由。他不仅重恢重获得党中央重要岗位,还直接掀起了思想领域的新风暴。1979年《人民日报》社论上,陆定一一锤定音:彭德怀是对的,当初反彭的人错了!这是建国以来少有的“惊天反转”。之前大家都以为谁敢为“反对者”正名?陆定一做到了,一语惊醒梦中人,一夜之间成为思想解放的“风向标”。
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,陆定一不只是对别人反思,还自己打脸。他坦言,曾经对毛主席近乎“盲信”,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领袖的“神迹”上。可现实教训告诉他,个人崇拜像是毒药,它让人看不清现实,听不到真话。有趣的是,很多人都不知道,陆定一在被关押期间,还时常“坚持跟着毛主席革命一辈子”,这种“反差萌”,在后来成了他深刻反思的起点。
事情看似回归正轨,可新的考验悄然到来。陆定一晚年,成了历史反思的“布道者”。他大声疾呼:“尊重领袖是必须的,但神化个人只会铸成大错!”这话说出来容易,做到却难。你想想,几十年的习惯,说改就能改?现实偏偏有更大的难题——老问题没解决,党内腐败又冒了头。1992年生日那天,陆定一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畅谈“反腐”,老爷子几乎是愁云满面。他感叹,依靠党内思想教育不是终极办法,整风、惩治腐败,还得靠人民群众和媒体监督。
可做到这一点难上加难。现实中,舆论监督常常“雷声大雨点小”,有权的人不爱听“刺耳话”,群众的声音很容易被盖住。新旧分歧越拉越大,大家在反腐与自保之间,“拉锯战”显得没完没了。本来以为问题能解决,没想到变得更复杂了。
看陆定一这辈子,说是跌宕起伏,其实更多是认死理。有人夸他实事求是,说他是“中国反思第一人”;可话说回来,老陆你过往也是个人崇拜的铁杆粉丝,喊起口号比谁都溜,吃过的亏比谁都多。现在猛地回头,突然能说会道起来,又要全社会反思历史、反思个人崇拜、反思腐败,搞得一副“后知后觉”的样子。难道犯了错才开始讲道理?想想看,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冤假错案,也许你还在“盲信模式”里头滔滔不绝呢。
再说你主张要让人民说话,把权力交给群众监督,这话说出来谁不鼓掌?可真轮到落实下去,多少领导干部心里犯嘀咕。反腐靠的到底是嘴上说说,还是得有真招实招?有些事光靠“喊口号”不顶用,说到底,就是要“知行合一”。老陆这类干部,嘴巴转得快,步子却迈得慢,这副“假装客观”的样子,你说可爱不可爱?
细想一下,“要让人民说话”是不是一句理想主义的漂亮话?就算你喊破天,让媒体、群众盯着权力,那些惯于大包大揽的人真就会放下身段认真听?万一最后落到“只让说好话,不许挑毛病”,是不是比“个人崇拜”还危险?你觉得,历史的教训真能拴住现实的权力手吗?有的人说“群众监督管用”,有的人觉得“一切归于权力自律”,到底哪种才靠谱?你碰到过“只许夸不许骂”的场合吗?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,别让这段历史反思成为“说着好听、做着难看”的空中楼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