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赫舍里:父为首辅,嫁安亲王差点成皇后,因夺嫡之争子孙皆未善终
2025-07-29
说起赫舍里索尼,大家脑海里立马就会浮现出他是康熙早期最重要的辅政大臣。可你有没有想过,为啥索尼能在那四个辅政大臣里头排第一呢?毕竟,除了索尼,其他三位大臣的来头也不简单啊。
辅政大臣里排第二的是苏克萨哈,他老爹苏纳娶了太祖皇帝的第六个女儿,所以苏纳是太祖的第六个女婿。
辅政大臣里排第三的是遏必隆,他是太祖皇帝的嫡亲外孙,穆库什公主的儿子。他老爹额亦都,可是满清开国的五大功臣之一,死后还被供奉在太庙里。说到遏必隆他们家,弘毅公家族,那可是响当当的名门望族。遏必隆呢,在多尔衮当摄政王那会儿,对顺治帝一直忠心耿耿,从没变过心。
辅政大臣里排第四的鳌拜,是卫齐的儿子,卫齐可是八门提督哦。鳌拜的伯父费英东,那可是满清开国时的大功臣之一,他们一家子都属于有名的苏完瓜尔佳氏。鳌拜这人,不仅打仗打得厉害,还深得太宗和世祖两位皇帝的信任。就算当时摄政王多尔衮大权在握,鳌拜还是一心一意地忠于顺治帝。
特地任命了内大臣索尼、苏克萨哈、遏必隆和鳌拜作为辅佐大臣,他们都是国家有功的老臣子,......让大家都知晓这件事。
索尼呢,也真的是没白让顺治帝这么看重他。
索尼来自哈达部的贵族家庭,是穆瑚禄都督那一脉的赫舍里氏族人。在太祖皇帝时期,他和父亲硕色、叔叔希福一起投靠了后金。因为他们父子俩,特别是希福,都精通满、蒙、汉三种语言,所以很受太祖赏识,被召进文馆工作。希福在太宗皇帝时期,更是做到了国史院大学士的高位,那可是清朝内阁的前身哦。
希福的大儿子奇塔特,他跟索尼是堂兄弟关系,他不仅继承了三等子爵的头衔,还当上了内大臣。
希福的二儿子叫帅颜保,他和索尼是堂亲关系,他做到了礼部尚书的大官,还管着漕运总督的活儿。
索尼不仅多次立下大功,而且在处理满蒙事务上游刃有余,深得太宗皇帝的信任。就算在多尔衮当摄政王时,索尼哪怕被抄家丢了官职,发配到盛京守陵,他也坚决不向多尔衮低头。
顺治皇帝掌权后,索尼不光官复原职,还特别受顺治皇帝的赏识,成为了满朝大臣里的头一号人物。
索尼一家,打从投靠大清(后金)那会儿起,就变得特别有名望。所以,他们家经常和皇族,还有其他像索尼家一样有名的大户人家结亲。
帅颜保家的两位千金,索尼的侄女们,一个呢,成了太祖皇帝亲弟弟舒尔哈齐后代、镇国公根度的媳妇;另一个,则嫁给了满清开国五大臣里额亦都的后代、头等侍卫博色。博色啊,还是额亦都第八个儿子图尔格的玄孙呢。图尔格和他老爹额亦都一样,都是对国家有大功、牌位能进太庙的英雄。图尔格的母亲,是太祖皇帝的亲妹妹和,而他自己,又娶了和硕公主为妻。
在这种情况下,索尼的姑娘很有可能就会嫁给皇室成员或是显赫贵族。
索尼有个闺女,嫁给了多铎王爷的第四个儿子,也就是贝勒爷察尼。多铎呢,是阿巴亥大妃生的太祖皇帝的小儿子,跟睿亲王多尔衮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。
索尼还有一个女儿,她就是咱们今天要讲的主角,赫舍里氏。她呢,嫁给了安亲王岳乐。因为这门亲事,赫舍里氏的人生经历了很多波折,最后她生的几个儿子结局都不好。
岳乐总共有三位正妻、四位偏房、六位妾室,还有三位侍女,这16位夫人一共给岳乐生了20个儿子,其中赫舍里氏一人就生了6个。既然岳乐有20个儿子,可为啥在康熙、雍正那会儿,偏偏是赫舍里氏生的那些儿子们遭殃了呢?
在康熙皇帝坐上龙椅之前,就是顺治皇帝快退位那会儿,赫舍里氏姑娘嫁给了安亲王岳乐。本来啊,赫舍里氏是要进皇宫做顺治皇帝的妃子的,但岳乐为了讨好索尼大臣,就想办法把顺治皇帝已经看中并记下名字的秀女赫舍里氏,娶进了自己家门,做了他的续弦福晋。
安郡王靠巴结辅佐朝政的大臣,被封为了亲王。他的王妃是索额图的妹妹,这位女子在世祖皇帝时期就已经被记录在册了。
这句话是康熙皇帝在四十七年那时候,批评八皇子胤禩所讲的话。
那胤禩和安亲王岳乐、索尼之间有啥关联,能让康熙讲出这种话呢?
关于这个,我们后面会详细说到。
安亲王岳乐,他是太祖皇上的第七个儿子阿巴泰的第四个娃,阿巴泰呢,又是太祖皇上侧妃(就是平起平坐的妻子)生的唯一一个皇子。这么说吧,只要太祖那四位大妃子有生的嫡亲儿子,阿巴泰虽然是嫡出也没戏当大汗;不过呢,作为侧妃生的皇子,阿巴泰在立功和得爵位这两方面,肯定要比其他庶出的兄弟们强不少。
因此,阿巴泰真是个建国的大功臣,靠着打仗的功劳被封为了多罗绕余郡王。
阿巴泰有五个儿子,其中四个都获得了爵位。
大儿子还活着的时候被封为了固山贝子,但可惜没过多久就去世了。
二儿子博和托,被赐号为固山贝子,可惜很早就去世了。
博洛是顺治皇帝时期的三个掌权亲王里的一个,排行老三。他在顺治九年的时候去世了,但后来因为被查出有罪,亲王爵位就被剥夺了。
岳乐是赫舍里氏的丈夫,他本是阿巴泰的第四个儿子,原本没资格继承爵位,得靠自己在战场上立功才能得封。不过,后来他的三哥博洛那一脉衰败了,顺治帝就提拔了岳乐,直接从贝勒升为了安郡王。到了顺治十四年,他又被封为了和硕安亲王,成了顺治朝后半段最受尊敬的亲王之一。
结果到了顺治帝病得很重那会儿,他心里头想的是要把皇位交给安亲王岳乐来继承。
如果真的这样的话,那赫舍里氏就是真正的大清皇后了,她会成为赫舍里家第一个当上皇后的人,而不是她的侄女。
不过,顺治帝的这个念头,被孝庄太后和那些两黄旗的大臣们给拦下了,顺治帝没办法,只好打消了这个主意,最后挑了皇三子玄烨,他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。
换句话说,安亲王岳乐,以前曾和康熙“抢过皇位继承人的位置”。
到了康熙时期,赫舍里氏陆续给岳乐添了好几个孩子。
康熙皇帝即位的第一年九月,赫舍里皇后生下了他们的头胎儿子玛尼,可惜这孩子三岁就没了。
康熙二年冬月时,赫舍里氏又诞下了二小子玛尔浑。
康熙三年二月份,赫舍里氏迎来了她的头一个宝贝闺女,被封为和硕格格,也就是郡主啦。
康熙四年的腊月,赫舍里氏迎来了她的第二个小棉袄,可惜在19岁那年就离开了人世。
康熙六年四月,赫舍里氏迎来了她的第三个小棉袄,取名多罗格格,也就是大家说的县主。
康熙七年三月的时候,赫舍里氏诞下了他们的第三个儿子,取名叫经希。
康熙八年夏天六月时,赫舍里氏生下了一个小公主,排行第四,可惜这孩子三岁就没了。
康熙九年的腊月里,赫舍里氏一口气生下了两个孩子,老四叫蕴端,老五是个闺女,封为多罗格格(也就是县主),他们俩是对双胞胎兄妹。
康熙十一年的时候,赫舍里氏家添了个老五,名叫吴尔占。
康熙十二年的时候,赫舍里氏生了个小儿子叫赞扎,可惜这孩子三岁就没了。
康熙十三年冬天十一月时,赫舍里氏生了个小女儿,排行第六,可惜这孩子没活过两岁就没了。
在康熙二十二年的时候,赫舍里氏生下了一位小公主,排行第七,被封为多罗格格(也就是县主)。可惜这位小公主只活到了17岁就离世了。
赫舍里氏在22年里给丈夫生了13个孩子,特别是从康熙元年到康熙十三年这段时间里,就生了12个。可以说,她几乎年年都在添丁进口,这也足以看出赫舍里氏多么受夫君岳乐的疼爱。
其实,赫舍里氏并不是岳乐的第一任妻子,而是他的第三位福晋。因为她嫁给岳乐的时间比较迟,所以她生的孩子们在家族排行中也就比较靠后了。
康熙元年还没到,岳乐就有了13个儿子,可奇怪的是,这些孩子里只有第八个,也就是顺治十五年张庶福晋生的塞楞额活了下来。虽然塞楞额是庶出,但他上头还有嫡福晋赫舍里氏生的嫡子们,所以他这辈子的前途啊,基本能猜个大概。也因此,塞楞额虽然平安长大了,却一直没啥大出息,最后在康熙三十八年默默离世了。
康熙元年以后,他又有了七个儿子,其中五个顺利长大。这四个是赫舍里氏生的正室儿子,还有一个是庶福晋张氏生的,他和塞楞额是亲兄弟。
当赫舍里氏给岳乐连续生了13个孩子后,赫舍里家族变得越发有名,成了康熙早期最显赫的外戚家族。这不仅是因为赫舍里氏的父亲索尼是头号辅政大臣,还因为索尼大儿子的长女,也就是赫舍里氏的一个侄女,嫁给了康熙皇帝,做了皇后(就是孝诚仁皇后)。
孝诚仁皇后虽然是为了国家大事才和康熙皇帝结的婚,但康熙对她这个原配妻子非常疼爱和尊敬。孝庄太皇太后还有仁宪皇太后,也就是康熙的亲妈,她是阿巴泰的女儿的外甥女,换句话说,仁宪皇太后和岳乐是亲戚,她们两位也都特别看重孝诚仁皇后。而且,孝诚仁皇后还给康熙生了两个亲生的儿子。
大儿子承祜在四岁那年不幸去世了。
胤礽,也就是大家说的嫡次子保成,他一出生,孝诚仁皇后就不幸离世了。
胤礽出生后的第二年,才刚刚满一岁,康熙皇帝就急着宣布他为未来的皇位继承人,立为了皇太子。
索尼的第三个儿子,也就是赫舍里氏妾室所生的弟弟索额图,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,他入了朝廷当了大官,地位非常高。
可以说,这时候的赫舍里家族,真是风光无限,朝中其他有权有势的家族都比不上它。
那安亲王岳乐又是怎样的呢?
同样是在这个时候,岳乐因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了大功,在朝廷里的名声越来越响亮。正因为岳乐有这样的战功,康熙特别宠爱他和赫舍里氏生的儿子。
他的大儿子,岳乐的第十五个孩子玛尔浑,被赐号为安亲王世子。
他的正妻所生的第二个儿子,也就是岳乐的第17个孩子经希,被皇上赐封为多罗僖郡王。
换句话说,这时候的安亲王府里,不光住着一位亲王,还有他的世子和一个郡王,这样的荣耀,在大清国里可真是少有得很。
康熙二十三年那会儿,马尔浑还有经希的兄弟蕴端,也都被皇上赐了个多罗勤郡王的头衔。
赫舍里氏真是好运连连,娘家地位高,老公是立下赫赫战功的亲王,三个大儿子也都升了官,这绝对是她这辈子最得意的时刻。
不过“月圆必缺”,康熙二十八年岳乐去世后,他家族就开始走霉运了,特别是赫舍里氏生的那几个儿子,到了雍正时期更是完全衰败了。这到底是咋回事呢?
尽管岳乐在三藩之乱中战功显著,可康熙却一直没让他加入议政大臣的圈子。
很明显,康熙可不愿看到战功无数的岳乐,特别是那个顺治帝曾考虑过立为储君的岳乐,变成第二个多尔衮。
可安亲王已经不在了,活着的时候也没对康熙的皇位构成威胁,那他家族咋就慢慢衰败了呢?
岳乐离世后,他的大儿子马尔浑接过了安亲王世子的头衔,但他没直接当上安亲王,而是成了安郡王。这是因为安亲王的爵位不是世袭罔替的,得降级继承。
这样一来,岳乐就有了三个被封为郡王的儿子。
康熙二十九年的时候,康熙皇帝发了一道命令:岳乐的儿子们,除了嫡长子马尔浑之外,其他有爵位的都得把爵位往下降一级。说起来这理由也挺在理的:马尔浑作为岳乐家的新当家,他的爵位都得往下降,那其他人哪有不降的道理,爵位也都得跟着降一级。
而这,只是岳乐家族走向衰败的起点。
在康熙三十九年的时候,康熙帝突然给死了十一年的岳乐定了罪,把他的封号从郡王降为了安郡王。这么一来,岳乐的儿子们也得跟着倒霉,爵位都得往下降。马尔浑从原来的爵位降到了贝勒,经希和蕴端呢,则是被降成了贝子。
岳乐的几个儿子爵位被降,这事儿真让人心里不舒服,康熙可能也觉得自己对不住岳乐一家。于是,他就给岳乐家族牵了门亲事,这对岳乐家族来说,可真是喜上加喜的好事。
就是把岳乐的外甥女郭络罗氏,许配给了皇上的第八个儿子胤禩,做他的正妻。
就是康熙那次亲自定的婚事,让岳乐家族走上了衰败的不归路。
郭络罗氏呢,她是岳乐的外甥女,也是郭络罗明尚的女儿。不过啊,因为她的爸爸妈妈很早就过世了,所以岳乐就把她接到了自己的安亲王府里抚养,还特别的疼爱她。可惜啊,在郭络罗氏才8岁大的时候,岳乐就去世了。
虽说郭络罗氏不是赫舍里氏直接的外孙女,而是岳乐侧室吴喇汉哲尔门氏所生的第七个女儿和硕格格的孩子,但因为得到了外祖父岳乐的特别疼爱,岳乐家里的人都不敢小看这个从小就没了爹娘的郭络罗氏。再加上郭络罗氏的娘家,也就是郭络罗家族,那可是相当有名望,经常和皇家结亲,所以岳乐家族更是不会对郭络罗氏有丝毫慢待。
另外,赫舍里氏的几个儿子,年龄只比外甥女郭络罗氏大上一丁点儿,他们俩关系特别好,感情深厚得很。
所以,赫舍里氏生的几个孩子,在九个皇子争皇位那会儿,并没站队太子胤礽,而是站了八皇子胤禩那边。特别是胤礽被踢下太子宝座后,除了岳乐家和郭络罗家,赫舍里家也加入了支持胤禩争皇位的行列。
懂历史的人都知道,康熙从来就没想过让胤禩当皇帝接班人,而且他对儿媳郭络罗氏也很不满意。康熙四十七年,当康熙废掉胤礽的太子位后,因为胤禩心里还惦记着那个太子位,康熙就更不高兴了。他对郭络罗氏的意见也更大了,连带着赫舍里氏生的几个儿子,还有郭络罗氏的舅舅们都受到了牵连。
允禩一直被老婆管得死死的,他老婆是安郡王岳乐的外甥女。岳乐因为巴结辅政大臣,被封为了亲王,而他的妃子呢,是索额图的妹妹,还是世祖皇帝那时候就出名的女子。岳乐的儿子玛尔珲、景熙、吴尔占这些人,都是允禩老婆的舅舅,但他们从来不管教允禩的老婆,由着她嫉妒使坏,所以到现在允禩都还没有孩子。
我们都知道,康熙在六十一年时把皇位传给了四阿哥胤禛,而不是八阿哥胤禩或十四阿哥胤禵。雍正皇帝一坐上龙椅,赫舍里氏生的那几个儿子命运就注定了。因为他们一直站在八阿哥或十四阿哥那边,得罪雍正帝的事儿没少干。
雍正帝一当上皇帝,赫舍里氏生的两个孩子吴尔占和经希,还有他们的儿子,全都被赶出了京城,被发配到了盛京。
岳乐过世后,马尔浑接过了他的爵位,后来马尔浑走了,他的儿子华玘就继续了这个爵位。
可华玘没留下儿子就离世了,所以该由谁来继承,这事得皇上说了算。
不过,不管岳乐的哪个后代来继承这个爵位,都会壮大胤禩那一伙人的力量,这当然是雍正所不愿意看到的。因此,在华玘之后,这个爵位就一直空着没人继承。就算胤禩再三请求,雍正皇帝也没答应他,反而还把胤禩好好教训了一顿。
这么说吧,赫舍里氏生的那几个儿子,从雍正那时候起,就彻底衰败了,之后再也没能振作起来。
#百家说史# #6月发文冲刺# 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