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米格-23战绩不行,为何,在它诞生的年代大家却认为它是好飞机
2025-07-29
"轰——"1984年内华达沙漠上空传来一声巨响,价值上亿的战斗机化作火球,坐在驾驶舱里的美国空军中将当场殒命。令人咋舌的是,这架要命的铁鸟竟是苏联制造的米格-23,这个让美军折损将星的铁疙瘩,当年可是被西方军事专家捧上天的"空中利剑"。
时间拨回1967年莫斯科航展,当米格-23拖着变后掠翼首次亮相时,现场北约武官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。这玩意儿能像变形金刚似的调整机翼角度,起飞滑跑距离比米格-21短了整整四百多米,活像只轻盈的雨燕。更绝的是它肚皮里揣着R-23导弹,三十公里外就能给对手"点名",这配置在六十年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。美国《航空周刊》当时酸溜溜地评价:"毛熊这次真的搞出了会思考的翅膀。"
可谁曾想这朵"钢铁玫瑰"带刺儿得厉害。叙利亚飞行员哈桑至今记得1982年贝卡谷地的惨剧:"那雷达屏幕雪花飘得跟莫斯科冬天似的,导弹发射按钮按下去十次有八次没反应。"以色列空军倒是乐开了花,他们的F-16像耍猴似的绕着米格-23打转,有个犹太飞行员甚至嚣张到用机翼比划中指。战后统计让人大跌眼镜——米格-23对阵西方战机的交换比惨到1:5,活脱脱成了会飞的铁棺材。
但你要说这飞机纯属废铁那可太冤枉人了。埃及老机修工阿里蹲在机库里嘬着水烟道破天机:"给它喂精粮就能唱好戏。"原来苏联人给自家部队配的是顶配版雷达,出口型号却阉割得像老花镜。当年利比亚空军拿着猴版米格-23硬刚美军,结果被揍得满地找牙,卡扎菲气得直跳脚骂街。倒是印度人玩出了花样,他们把法国导弹塞进米格-23,愣是把这匹瘸腿马改造成了多面手。
说到变后掠翼这个看家本领,米格-23玩得那叫一个糙。美国F-14的机翼能自动调节,毛子货却要飞行员手动掰操纵杆,空战紧张时经常顾头不顾腚。有个笑话说苏联飞行员降落时总歪着脖子——那是让变形的机翼给累出颈椎病了。不过这设计倒歪打正着练就了短距起降的绝活,在阿富汗那些坑洼跑道上一枝独秀,气得美国顾问直嘟囔:"这毛熊牌拖拉机还真抗造。"
最魔幻的是二十一世纪还能看见这老古董的身影。安哥拉叛军至今拿它当对地攻击机用,飞行员戏称这是"会喷火的拖拉机"。2018年叙利亚政府军甚至用它投铁炸弹,那准头歪得能把敌人笑死。美国空军博物馆的专家看着自己收藏的米格-23直摇头:"当年我们怕这玩意怕得要死,现在看就是个会飞的机械难题。"可转头他们又偷偷研究起库存零件——鬼知道第三世界国家还能把这老爷车魔改成啥样。
回看米格-23的传奇生涯,活像苏联军工的浓缩史诗。它带着勃列日涅夫时代的野心冲天而起,却在实战中摔得鼻青脸肿。可你要真以为它一无是处,那些被它载入史册的瞬间第一个不答应——毕竟不是谁都能让美国将军拿命交学费的。现在还有些非洲国家把它当宝贝供着,你说气人不气人?这大概就是军事史上最拧巴的存在:明明是个青铜,偏要打出王者的范儿。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