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中国22个国际湿地城市地区分布
2025-08-04
世界上城市只占地球地表面积的3%,却聚集了全球50%的人口,使用75%的自然资产,产生70%的废弃物,排放75%的二氧化碳,决策者和市场主体、最大量消费都在城市,城市的生态足迹超过其面积的几十倍乃至几百倍。鉴此,《湿地公约》2017年在全球启动了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工作,目的是要促进城市把湿地看作必不可少的空间和重要基础设施,保护修复湿地要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方面,使湿地生态系统和城市人居环境双双受益。
经提名申报和《湿地公约》缔约方大会审议通过,我国分别于2018、2022、2025年3批共22个城市(区)获得“国际湿地城市”认证授牌,成为我国保护修复城市湿地的标杆。人离不开水的滋养,人水关系最为密切,除基本生存对水的需要外,人们天生就喜欢波光粼粼倒映天光云影的水景观,也越来越知晓和看重因水而生湿地系统各种生态服务的不可或缺性。国际湿地城市,不光是保护湿地的殊荣和责任,更可提升城市品质,改善人居环境,意义是多重的,希望今后还有更多具备湿地条件的城市,积极创建申报国际湿地城市。
我国22个国际湿地城市地区分布如下:
辽宁省:盘锦市
黑龙江省:哈尔滨市
上海市:崇明区
江苏省:常熟市、盐城市、苏州市
浙江省:杭州市、温州市
安徽省:合肥市
福建省:福州市
江西省:南昌市、九江市
山东省:东营市、济宁市
湖北省:武汉市
湖南省:常德市、岳阳市
海南省:海口市
重庆市:梁平区
云南省:大理市
西藏自治区:拉萨市
宁夏回族自治区:银川市